沿岸海線港口,出現防疫漏洞
今晨北部台電專用之林口港,一條由澳洲滿載煤炭之散裝船MV”Corona Youth”,(2019下水,巴拿馬旗,菲籍船員, G/T 52128噸,全長230米)在興達港卸載部分煤炭後,今晨10:00進林口港靠泊.不料於傍晚時刻菲律賓籍二廚發生哮喘,由船長電話代理行召來救護車送醫,目前正值新冠肺炎高峰期,對此境外移入之案例,檢疫不敢大意,乙將船員送至隔離病房,並取樣化驗,要5天後才能得出化驗結果.
這個最新之案例,證實了我於3/14在高雄科技大學演講中之許多觀點:
(1) 無線電檢疫是平時用的;值此”防疫戰”時,將全國海線抗疫把關之重責大任,交付在船長身上,儘憑船長一只書面保證,就可長驅直入的進入港內,然後就是熱熱鬧鬧的船/岸交流,是否妥當?要知道船長的頂頭上司是船東.
(2) 遽聞船舶自澳洲開台灣之第一港口是高雄興達港,卸去部粉煤炭後再開往林口港續卸.在興達港時代理登船時已有耳聞,卻未告知第二港口的林口港,充分暴露出公權力對於工業港中CIQS管理上的鬆散.
(3) 領港在未經告知的情況下,登輪引領入港,此在台灣其他國際港中也會發生,資訊再發達,資訊鏈中斷去一節,就是前功盡棄
(4) 海洋國家中,重視空港,輕忽海港的政策,目前正接受最嚴厲的考驗!